一、国际疾控动态
1.美国麻疹疫情蔓延 确诊病例增至884例
当地时间4月25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麻疹病例已增至884例。
数据显示,病例已在美国29个州得到确认,其中至少六个州报告了三个或更多相关病例。根据得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的数据,截至25日,得克萨斯州西部的麻疹疫情已确认至少646例病例。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院长、密歇根医学中心首席执行官朗格博士表示,美国全国范围内及得克萨斯州的病例数可能被低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6040)
二、国内疾控动态
1.2025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
4月25日,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下一阶段结核病防治重点工作。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夏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会议要求,要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为引领,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提出工作目标,聚焦高疫情地区和耐药结核病实施防治攻坚;优化服务体系,强化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完善“防、治、康、管”全链条衔接机制;强化政策帮扶,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常态化推进结核病防治宣传,推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会上,江苏、浙江、湖南、重庆、贵州、新疆等6省份作交流发言。局传防司、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和部分重点地区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省内疾控动态
1.四川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我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主要负责全省艾滋病、性病、丙肝的预防控制、监测检测、技术指导、科研培训等工作,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高效协作的防治团队。该所以凉山州艾滋病防治攻坚为突破口,建立“三线一网底”艾滋病防治体系,推动凉山艾防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艾滋病新报告病例连续五年下降;聚焦流动感染者管理,探索“川渝流动感染者协同管理”有效模式,有效解决跨区域防治难题;整合艾滋病防治资源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结核病、丙肝、性病、猴痘等多病同防试点,成效显著。这些创新举措为推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表彰既是对该所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也是对全中心上下的有力激励。我们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为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推进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资阳市120指挥中心开展第二期能力提升大讲堂暨一季度考核 全力护航“五一”生命急救线
为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调度服务水平,筑牢节假日院前医疗保障防线,4月25日,资阳市120指挥中心组织全体调度员开展2025年第二期能力提升大讲堂,同步完成一季度岗位考核,以“培训强技能、考核促实效、备战保安全”为目标,为“五一”假期急救调度工作夯实基础。
本次大讲堂以“规范院前急救调度流程,提升科学派车能力”为核心,围绕《120指挥调度规范派车标准及技巧》展开系统培训。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复盘+情景模拟”形式,重点强化调度员三大能力:一是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等级,精准匹配急救资源的能力;二是优化与呼救者沟通话术,高效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三是统筹协调车辆、医院与现场救援力量联动的能力。导师结合近期调度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派车流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节假日交通拥堵、景区突发事件等复杂场景提出应对策略,助力调度员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为检验培训成果、保障节日期间调度工作高效运转,中心同步开展一季度岗位技能考核。考核分为理论笔试与模拟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涵盖急救调度规范、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核心内容;实操环节则模拟“五一”期间可能出现的旅游大巴事故、群体性外伤等复杂警情,重点考察调度员信息采集、资源调配和跨部门协作能力,考核成绩将纳入年度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目前,资阳市120指挥中心已全面进入“五一”应急备战状态,全体调度员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全力守护生命热线畅通,为市民平安过节保驾护航。
(摘自: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市内疾控动态
1.广安市疾控中心开展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系列科普宣传周活动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我中心于4月21—27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场景覆盖的形式组织开展了系列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周活动。
城市地标点亮健康知识。24—26日,广安市主城区商业中心吾悦广场LED屏每日循环播放原创主题宣传科普视频,通过积极健康的全国预防接种公益宣传大使号召和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呼吁公众科学认识疫苗,自觉抵制谣言,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媒体矩阵精准传播。联合广安市电视台制作了《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科普短片,引导群众了解预防接种全流程。短片在市电视台“健康新广安”栏目、“魅力广安”“学习强国”APP和“广安疾控”微信视频号播出,全市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在微信公众号持续转发预防接种相关科普文章和视频,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
走进高校,延伸宣传触角。22日,组织专家走进广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当代大学生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防控交流”主题讲座,结合高校师生关注的传染病防治热点,以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科普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相关防控知识,课堂现场气氛活跃。通过专题讲座,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增强了疾病防控意识,“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的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主题日现场活动强化服务效能。25日,联合前锋区疾控中心在前锋区天悦广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品等多种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疫苗相关知识,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就疫苗接种种类、时间、注意事项等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作人员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专业建议。同日,联合广安区卫健局、疾控中心等单位,在广安区湖滨路居委会现场演绎情景剧《预防接种那些事》,生动形象地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如何消除疫苗犹豫、预防接种流程等场景展示给群众,让政策宣讲变成互动剧场,活动内容和形式均得到了现场群众的高度认可。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社会宣传+精准科普”“传统媒介+新媒体”融合模式,有效提升群众对疫苗安全性、及时性的科学认知,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护航公众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